科技媒体是否有态度?科技媒体是否讲伦理?

趣店上市

趣店上市

中国的科技媒体就是冷漠至极的。

校园贷对学生来说就像毒品,为了金钱可以出卖身体和灵魂。

说到学生为贷款被拍裸照、因无钱还债被逼到自杀,人们(包括那些科技媒体的记者编辑们)也会恨得咬牙切齿。

但是作为一门商业,大家又只关注它是否成功、是否赚钱、创始人是否身家百亿、是否给投资人带来1000倍的回报,而完全把它的原罪丢到一边,哪怕自己也曾对它咬牙切齿。

应该这么冷漠吗?

然而科技媒体只以金钱论英雄。

看到趣店CEO上市首日弄10亿人民币的股票做慈善,第一感觉是为自己公司的原罪赎罪,第二感觉是,向监管部门示好,一切并没那么高尚。

【相关阅读】

趣店市值达113亿美元 罗敏身价超百亿

趣店成功上市,梅花天使创投吴世春投资回报超1000倍

揭开趣店上市的面具:一场出卖灵魂的收割游戏

随便说几句韩国电影《出租车司机》

出租车司机

出租车司机

《出租车司机》商业元素稍多。比如和军人之间多次追逃时刻意制造的紧张气氛;最后逃离关卡时,发现异常的军官却默默放行;出租车队突然出现护送宋康昊和外国记者离开等等。

很多刻意设计的戏剧性,增强了可看性,但是削弱了故事的可信度,也削弱了它想表达的主题的力量。

当然,正是它的商业元素,带来了破纪录的观影人次(2017年首部,以及韩国影史上第15部破千万观影人次的韩国电影)。

有些人会把该片和我娄烨的《颐和园》比,因为有相似的题材,但一个严肃,一个商业,实在不是同一种片。

大饼脸大叔宋康昊,要铁腕能铁腕,要小人物能小人物,要正义能正义,要变态能变态,演什么像什么,在大陆完全找不出一个可类比的演员,就等着碰到一部好戏去戛纳拿影帝。

如今,在百度百科、豆瓣都已搜不到该片,也算是今年一个怪现状。

另外,本片是2017年上映的韩国片,大家找种子时,不要错下了马丁·西科塞斯1976年导的同名片《出租车司机》,那部片虽然得过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,但正片可就没那么好看了。

Kindle之后,Amazon Echo又要把中国企业带到坑里了

Amazon Echo智能音箱

Amazon Echo智能音箱

说到智能硬件,亚马逊可以说是专业坑中国企业十年。

大概2009年,Kindle火的时候,国内几十家跟风做电子书阅读器的公司,汉王、联想、OPPO等大厂,还有爱国者、纽曼和很多没听过的小厂。汉王凭借阅读器市场70%的份额上市,然而好景只持续了一年就跌下神坛,而且是断崖式下跌,股价从2010年6月80元,跌到2011年6月20元,之后再也没起来过。

大厂坚持一年纷纷砍掉业务,小厂大多数如昙花一现,而爱国者、纽曼等不大不小的公司后来再也没听过消息。

电子书阅读器是一个不符合中国人需求的产品,是亚马逊把中国企业集体带到沟里的一次商业灾难。当然这也缘于中国企业对亚马逊硬件太过于信任。

然而中国企业并没有吸取教训,当坑货亚马逊再次推出它的智能音箱Amazon Echo时,新晋的中国企业可能已经忘了Kindle带来的灾难,再次跟风走起。

智能音箱不是亚马逊第一个做,中国也不是没有公司做过,技术可能没有亚马逊牛逼,但是需求肯定又是一个伪需求。

当Amazon Echo在全球卖得火热时,中国企业再次选择了蹭热点。这些中国企业包括:天猫、小米、出门问问、喜马拉雅、联想(是的,又有这家公司……)以及一些注定当炮灰终将尸骨无存的小公司……

随便说几句电影,《你的名字》、《比利·林恩的中场战事》、《海洋奇缘》等

你的名字

你的名字

《你的名字。》比我期待的好看一点,也是因为我的期待接近负分;不过,期间我还是睡着了大概20分钟……上一次睡着是看柯南的某部剧场版,具体哪部已忘,睡了一小时,大概3、4年前……
这之前我并没有听过导演新海诚,为了了解这个导演,看《你的名字。》前,特意看了一下该导演前一部电影《秒速5厘米》,一部普通的言情电影,剧情欠合理,叙事稍显做作,应该很受中学生欢迎。

《你的名字。》画面很美,这点很合我心意,等腾讯视频上时,我会把遗漏的部分补齐并重新看一遍。

都是爱情动画片(是动画,不是动作),我更喜欢宫崎骏导演或编剧的《起风了》、《侧耳倾听》。

《比利·林恩的中场战事》,看的是60帧版,画面杂乱,出自李安之手、且对于一个画面外貌派来说几乎无法忍受。

而更重要的是,其叙事手法,几乎和2006年克林特·伊斯特伍德《父辈的旗帜》如出一辙,至少有严重的模仿痕迹,没看到有人评论到这点。克林特·伊斯特伍德,就是那部《萨利机长》的导演。

也许是不愿承认,一个双熊双狮(两座金熊奖、两座金狮奖)的大师导演,会去模仿别人。是的,我也和你一样不愿承认。

所以我现在也没想通为什么李安会导这部片子?

拍中东世界战争的好片子太多了,《锅盖头》、《拆弹部队》,两部喜剧片《独裁者》、《夺金三王》,还有很多忘了名字,《比利·林恩》从剧情到内涵,都排在中等偏下。

《海洋奇缘》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动画片,朋友圈没人刷、票房也不出彩,真的很令人惋惜。比起其他几部带给朋友圈的感动,《海洋奇缘》带来的是一种源自最原始美好内心的感动。这又是一部让我在没事的时候不断重看的片子。

迪斯尼电影的魔力经久不衰!

《血战钢锯岭》是一部非常尴尬的电影。前半段信仰,生硬拖沓,足足讲了一个小时,我差点以为整部片子都扑街了;谁想到后半段更尴尬,拉到一个百来平米的摄影棚,拍大场面……

奥斯卡大热门?Are you kidding me?

我怀疑为了讨好中国观众(毕竟有中国投资方),导演梅尔·吉布森没少看《亮剑》,因为所有演员表演的夸张程度直追《亮剑》,至于“中士”那个演员的表演,更是演出李幼斌(李云龙的演员)的精髓。

中国人最爱这种夸张的表演,就好像我们看朝鲜人最爱输出夸张的歌舞一样。

梅尔·吉布森按着十年导一部片子的节奏退化,下一部能退化成中国网络剧导演的水平。就不能安静的当个演员。

能入围最佳美术就到头了,能拿到除最佳美术外的任意一个奖项,我直播打脸,说的是奥斯卡。

《血战钢锯岭》,烂番茄新鲜度,我给-100%。

阿里巴巴的主角

蚂蚁金服

蚂蚁金服

阿里第一个十年(1999-2009)的主角是阿里巴巴B2B,将阿里从零带到飞起的业务,即使现在,B2B仍以25%的增速增长,在整个阿里巴巴的营收贡献也超过15%。B2B最终在2012年退市,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代。

第二个十年(2009-2019)的主角是淘宝+天猫,2009年第1季双11,单日交易额5000万,2015年第7季双11,单日交易额912亿,而2012年即已破全年交易额一万亿人民币,这种恐怕只有在听中央报告时才能听到的单位……阿里也跻身BAT三巨头阵营,淘宝+天猫也支撑起1800亿美金市值。

下一个十年的主角是支付宝及蚂蚁金服,阿里上市前已将支付宝独立,所以你看到的1800亿美金市值,并不包含支付宝及蚂蚁金服。再过5年,蚂蚁金服的体量,预计能达到现在整个阿里巴巴的体量。

一个公司的生命周期,在成熟期到来时必已孵化出下一代产品,否则衰退在所难免。阿里巴巴第二、第三个十年的主角,都是在第一个十年就已孵化出来。而没有做到这一点的公司比比皆是,百度、搜狐、360……豆瓣更是明显。

相比于阿里的稳定表现,曾经微信的孵化,显得非常不确定、偶然和无法掌控,不知马化腾念及此,会不会后怕?

微信、支付宝拟人以及这两个高手之间的对决

为什么没有微信、支付宝拟人?如果有,我肯定是脑残粉啊。

微信、支付宝你来我往的斗争实在太精彩,如果有漫画或小说描写出来,简直棒呆。

不知道他们彼此有没有惺惺相惜的感觉?

反正按现在感情的走向,最后微信和支付宝在一起了,而腐女度娘在一旁当拉拉队。

 

微信、支付宝人物设定

微信、支付宝人物设定

微信、支付宝攻防战

微信、支付宝攻防战

 

弱关系链社交是个伪命题,是一个不成立的产品形态

社交网络

社交网络

弱关系链社交是个伪命题。

弱关系链社交是一个不成立的产品形态,没有哪个产品依靠弱关系链社交存活,弱关系链社交最后都会走向三种形态:

1,工具

这是下下策,就像美食社交的“食色”一样,必须靠工具才能粘住用户,食色的相机、水印设计非常优秀,所以在工具这个属性上能粘住用户,即使体验弱一点的工具,也很难粘住用户;第二种工具就是中早期的下厨房,就是菜谱工具,下厨房的体验也非常好,依靠菜谱工具粘住用户。

说工具是下下策,意思是,最好不要轻易向工具转型,因为一旦转向工具,路会越走越窄,变现路径就越来越长。

2,媒体

虽然你不承认,但是你已经从社交属性变成了媒体属性。典型的就是旅游社交里的蚂蜂窝面包旅行,仅仅是一篇篇精美的游记而已,社交部分?仅仅就是网易新闻里的评论而已……….

能约到炮的产品,都是强社交,虽然豆瓣已经接近媒体属性,但是扭不过人家上面能约炮。

3,电商

这几乎是主流弱关系链社交最多选择的方向。

下厨房依靠电商实现一年销售额10亿;很多身边小红书的用户,从来不看社区模块,直奔“购物”模块;旅游社区都会有2个App,一个社区,一个自由行商城;早年的饭本、食色,都已放弃原产品,转向O2O电商型的Enjoy饭事

随口评论:北上深杭互联网、美团进军支付、豆瓣9点关闭

支付宝大楼加班图

支付宝大楼加班图

湖北互联网:要追赶北上深杭

直接忽略了广州这个1.5线城市,不得不拍案点赞……

北京创业公司数量、质量都在第一位;上海盛产老二(大众点评、百姓网、土豆网…);深圳得益于腾讯、华为的基地,创业公司数量、创业氛围可能仅次于北京,但质量没北京高;杭州就一个巨无霸阿里外加若干小虾米。

 

广州………………

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第二梯队(唯品会、UC、YY、酷狗等)外加若干第4、5、6梯队。除了游戏,广州还会搞什么?

 

美团招聘支付类职位

美团招聘支付类职位

曝美团与商家签独家协议:不得与支付宝口碑合作

美团可能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和支付宝决裂。

王兴不愿屈就阿里,是从一开始就有的,但王兴却没意识到,如果不愿屈就阿里,就必须自己做支付,同在一个行业,非友即敌,商战就是如此。

现在才出手做支付,太晚了。

 

豆瓣9点12月10日关闭

豆瓣9点12月10日关闭

豆瓣九点将在12月10日永久关闭

九点07年就有了,豆瓣买了抓虾之后,用抓虾的技术重做了一遍。

抓虾和豆瓣有共同的投资方:联创策源。抓虾的创始人,就是美丽说的创始人徐易容。里面的内幕可能是这样的:

徐易容感觉抓虾不行了,找到投资方联创策源,希望找人接盘。

联创策源想着,不能让自己投抓虾的钱打水漂,于是找自己投资的豆瓣一起来买,对联创策源来说,是左手倒右手还赚了一笔差价,而这个差价,由联创策源和豆瓣一起承担。

我瞎写的,你就当我胡说……

 

今天还传出京东1.5亿美元控股豆瓣……

一方面感到豆瓣很惨,是的,是感觉豆瓣很惨,但是1.5亿美元就想控股豆瓣,京东是想疯了吧。难道豆瓣仅仅只和自己学徒下厨房的估值持平吗?

京东前不久投资了豆瓣的学徒下厨房,那一轮投资是3000万美元,假设占股15%的话,估值是2亿美元。

 

如果京东真的成功投资豆瓣,那豆瓣和他的学徒下厨房又变成一家了……

这对豆瓣来说,太悲哀了。混了10年,仅仅和混了5年的自己的学徒一样的地位……

 

阿尔法城、达络、九点,电影选座从自营到关闭再到给第三方导流,一个个错误的方向,一个个从盛到衰的产品。

创办10年,还未上市,浪费了多少时间,错过了多少窗口,白瞎了多少钱……还未找到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,还像一个创业公司一样没有方向的试错……

希望最后不要让我们看到最不愿看到的结局。

掉队的门户

如下文字本来是评论虎嗅网文章《张朝阳,你的搜狐视频已开始掉队》的,后来该文章被删除,评论也看不到了。

至于文章为何被删除,本人也不明就里。

 

三大门户

三大门户

门户如何掉队,如何在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、科技的更迭中逐渐式微、沦为当年小弟、如今巨头的附庸,真是值得好好研究的问题。

新浪09年祭出微博,大家都认为这家门户几乎要借微博重新崛起,结果,也只是3、4年的荣光,便再度陨落…而后再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。

搜狐一度把新闻客户端当做战略级产品,试图借此在移动互联网站稳脚跟,却未曾料到在产品匮乏的PC时代,新闻网站举足轻重,但在不断创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,新闻应用仅仅是万千种应用中的小小垂直分类而已,2、3年前大家还热衷给新闻客户端的份额进行排名,如今还有谁提起?英雄扭不过时势……

搜狐视频也是重金押宝的产品,单挑优酷土豆、爱奇艺PPS这些合体对手,风光一时,怎奈视频网站没有永远的忠诚度,只有永远的热门内容。

网易偏安一隅,没有迅速衰落的原因,是在游戏上至少没有犯错,稳扎稳打。网易跟帖已经12年,早过了生命周期的”成熟期“,如果没有新形态续命,结局只有衰退;网易闲暇之余做了众多小而美的产品,没有大红大紫,但是绝对质量担当。考拉海淘,也许是一次比较准的押宝。

门户的掉队,究其原因,可能是没有生态、没有为生态做过贡献、包袱沉重转型难、投资太少,当然还有大家都知道的公司基因问题,以及创始人个性使然。